top of page
image.png

2001年1月30號我搭乘中華航空公司的班機前往香港履新,擔任駐香港代表或香港事務局局長,在當地的頭銜則是中華旅行社總經理。2004年5月離任。

一. 被任命為駐香港代表

 

2000年1月6日我被行政院院長蕭萬長任命為駐香港代表,也就是香港事務局局長。但是香港的入境許可一直等到12個月後才得到港府的許可。這期間還經歷了政黨輪替,歷經蕭萬長、唐飛、張俊雄三位行政院院長;蔡英文接替蘇起成為陸委會主任委員。本案由20世紀任命跨到了21世紀才能夠成行。這項人事案,也算是破了行政官員的人事紀錄吧!

張良任專文:那些年,台港共同走過的晴日與烈雨

2024-09-14

image.png

        中評社台北9月15日電(記者 楊騰凱)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有意在“立院”推動“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不涉台”決議。對此,前中國國民黨籍“立委”丁守中向中評社表示,這是民進黨政府配合美國炒作台灣地位未定論,這就是鼓舞“台獨”,是很危險的,可能會造成兩岸衝突。


  丁守中為美國佛萊契爾外交法律研究院國際政治學博士,曾任國民黨籍“立委”、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民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現為中美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

  民主文教基金會、中美文化經濟協會、自由基金會14日舉行“強權即公理,這就是美國”學術研討會,丁守中擔任研討會主持人,並於會後接受中評社訪問。

丁守中:綠配合美炒作台灣地位未定論很危險

2024-09-15

image.png

針對輝達遭反壟斷調查傳聞,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天表示,以目前而言,不認為AI會有壟斷嫌疑,AI還在演變中,市場也是充分競爭;其次,受惠庫存去化,他認為「2024年秋天要發表銷售的產品(iPhone),會比2023年要好。」

童子賢:AI演變中市場也充分競爭 不認為有壟斷

2024-09-05

image.png

能源政策長年備受討論,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2日出席「2024南方領袖教育學院」活動,並以「台灣產業與國際局勢」為題進行演說。童子賢直指,電力充足與否關乎國家競爭力,電力成本也將直接影響產業競爭力,而將核電排斥在綠能外,這樣的能源政策過於「好高騖遠」,恐會大幅提高用電成本,也難以實踐,國際已有用無碳能源計畫取代RE100的趨勢。

「綠能排斥核能過於好高騖遠」 童子賢:核電仍是不可取代的低碳電力

2024-09-03

image.png

碳費費率將於2025年試申報,企業減碳成熱議題,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出席「2024台灣永續峰會」分享他的觀察:企業節能及生活改變或許可以貢獻減碳努力的10%,尋找無碳電力卻可以貢獻90%,他認為指責AI發展將成耗能元兇有點誇大,晶片百花齊放,輝達(NVIDIA)掌握時勢壯大,他認為沒有壟斷的嫌疑。

童子賢:企業拚減碳若缺零碳電力 將成「籠內奔跑動物」

2024-09-06

image.png

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看好AI發展,認為AI的高耗電問題不足為奇。AI用電不排碳嗎?這跟他過往的說法是否有所牴觸?童子賢昨(5)日參與機電設備大廠西門子「2024台灣永續峰會」,大談電力排碳議題,盼喚起觀眾的減碳意識。走下講台後童子賢話鋒一轉,提及AI,童子賢笑稱:「10年之內,AI一定影響重大!」童子賢看好AI發展,認為當AI發展到極致,微電子技術進步之下,運算能力增強、可以更加省電,到10年後,AI在全球耗電量占比應不會超過10%。 

不用怕AI消耗能源!童子賢:微電子技術會讓算力更強,10年後用電占比應不到10%

2024-09-06

image.png

受邀替高階文官授課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在與學員們演講時,也特別針對義大利廢核35年後,官方再次下定決心重返核能的新聞做出6大解讀,同時,他也建議,台灣該借鏡義大利重啟核能之路,藉著「核綠共存」策略,找到滿足低碳發電,又能更好的保存農業、扶持綠電、提高能源韌性,做好國土規劃的平衡點。

【童子賢開講2】對高階文官談義大利重啟核能 童子賢6大解讀曝光

2024-07-24

image.png

「反核人士有一個觀念迷霧待解,他們常說全球有兩百個國家,但只有30幾個國家採用核電,因此他們說核電不是發電的主流。我要說明這個觀念是錯的。」大膽提出「核綠共存」讓台灣擺脫碳排末端班污名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對於近期不少反核人士提出似是而非的批評,趁著假日靜心思考後,再度提出他的觀點。

再談「核綠共存」有利台灣 童子賢:全球經濟32強國有20個用核電

2024-08-07

image.png

過去也曾反核的童子賢,如今面對氣候危機與晶片業持蓬勃的新態勢,認為廢核並非台灣能源的最佳解方。

 

https://acc13fea-2ba3-484e-ad1f-abc86a7911ba.usrfiles.com/ugd/acc13f_905eec5e2439462c9ea45b4addb245d3.pdf

天下雜誌訪童子賢談能源與核電

2024-07-08

image.png

眾所矚目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8日由總統賴清德主持下首度召開,與會者暢談4小時之久,各界關心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對能源的相關發言,據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轉述,童子賢提及綠色和平組織日前公告,和碩是台灣使用綠能第一名企業,使用達19%,因深入了解企業購買綠電面臨很多挑戰,因此只要不排碳的發電、每一度都很珍貴,所以他才會呼籲讓核二、核三延役,不該被誤解為反對綠電。

和碩用綠能台灣no.1 童子賢:不排碳發電都很珍貴「不該被誤解為反綠電」

2024-08-08

image.png

「反核人士都會質疑核廢料要放在那裡?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25日表示,這是一個合理的問題。在他觀察中目前台灣的核廢料被置放在數個佔地有限的管制區中,在有限空間中受嚴密管理,因此並未曾構成危害。而且新科技的進步,使得可以燃燒核廢料的第四代反應爐可能成功,包括「快中子反應爐」與「行波反應爐」在內都是發展中的新技術,如今中國、加拿大、英國、美國都競相投入資金研發,技術若成功則目前被嫌惡的核廢料就翻身了,包括製造濃縮鈾過程的殘渣-貧鈾都可以轉化成寶貴的燃料,被拿來當新一代反應爐的核燃料可以用來發電,童子賢相信,這就是解決當前核廢料問題的聖杯。

童子賢:核廢料宛如困在園區的老虎 似危實安

2024-07-25

image.png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稱核廢料為關在籠子裡的猛獸,似危實安。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二十五日表示,賴政府勿堅持錯誤的非核家園政策,正視能源安全已成台灣最大的國安危機。

立委羅智強表示,童子賢說的對極了,處理核廢料現行有一套科學、嚴謹的技術措施,全世界皆然。

童子賢表示,台灣四十年來,核廢料如傳說中兇猛的獅子老虎被安全控管在動物園柵欄中,感覺很兇猛,但台灣至今沒有人受過核廢料放置的傷害。

童子賢:核廢料是籠中猛獸 似危實安

2024-07-25

image.png

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倡議台灣能源政策應「核綠共存」,不僅能滿足低碳發電需求,也能扶持綠電,並保存「戰略產業」農業,談到廢核35年的義大利7月宣布重啟核能,童子賢直言義大利此舉是為追趕減碳進度,並擺脫過度倚賴太陽能供應國風險。

他7月19日受邀文官學院「高階文官培訓」專題演講,回應學員提問「能源議題」,他表示能源不是只有煤炭或核能選項,還有電價高低選擇,更牽涉重要的「國土規劃」層次,權衡對國土、農業、環境、生態的影響。

和碩童子賢提「核綠共存」!看義大利重啟核電有6意義

2024-07-24

image.png

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表示,產業演變讓歷史的財富定義不斷改寫,未來AI、高階製程晶片、電動車、新能源將成為國力象徵,而電力是基礎,同時,氣候變遷恐將影響農業,台灣應保留珍貴農田,以防糧食短缺及國際出口管制風險。

童子賢:新國力定義將改寫 台灣無法自外於地球暖化

2024-07-23

image.png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今上CNEWS匯流新聞網接受主持人黃光芹專訪,透露昨已接受賴清德總統的邀請,擔任國家氣候變遷政策委員會顧問,並認為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的擁核理論「很有道理」。他表示,童子賢是從企業界與科學角度說明擁核理念,「並非放大炮、而是真心話。」而他對賴清德也有寄望,明白他「有壓力」,但是「希望他能為我們走出好的路。」

李遠哲談核能 童子賢講「真心話」 而賴清德「有壓力」

2024-07-09

image.png

對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3日提到綠能發電量已經超越核能的談話,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對此表示,綠能勝之不武,綠電不是用來「取代核能」的,綠能是用來「減少碳排」以防止地球暖化為目標的,「仇核、恨核」是弄錯方向,因此他鄭重呼籲,「地球暖化才是全民公敵,核能不是」,應該讓核能與綠能攜手合作!

童子賢回應鄭麗君「綠能10%超越核能」:仇核弄錯方向

2024-07-04

image.png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3日出席台中豐原一場活動中表示,台灣去年綠能發電量已超過核能,今年綠能已突破10%,並強調政府會依法朝非核家園邁進,依法相關核電廠執照到期,要停止運轉。對於鄭麗君的觀點,本刊也取得鼓吹讓核能攜手綠能協助台灣走向零碳排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看法。他認為,目前「展綠、增氣、減煤、非核」的能源政策大方向應該修正為「展綠、用核、減煤、減氣。」並再度呼籲:「地球暖化才是全民公敵,核能不是。」為了減少台灣碳排,為了盡一份心力防止地球暖化,讓核能與綠能攜手合作吧。

回應鄭麗君「綠能超越核能」說 童子賢對能源政策再提八字建言

2024-07-04

image.png

差點成為賴政府行政院長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最近連番表態支持核二、三廠延役,並主張提高核電比重至三成。但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則稱,台灣綠能發電已超過核能,達到百分之十,政府將繼續朝「非核家園」邁進。對此,童子賢公開反駁說,綠能是用來「減少碳排」防止暖化,而不是用來「取代核能」,鎖定核能去「仇核、恨核」是弄錯方向。
童子賢和鄭麗君的交鋒,耐人尋味。其一,兩人素來友好,並因此成為賴清德「讀書會」的成員。如今,童子賢一改過去的反核立場,並改以社會賢達的身分公開挺核;相反的,鄭麗君因在朝為官,須全力支持民進黨的非核家園政策,兩人漸行漸遠。其二,在賴清德增設的三大委員會中,童子賢和鄭麗君共同擔任「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目前兩人意見南轅北轍,屆時氣候委員會能否凝聚共識,能否納入更具瞻矚的外部意見,恐怕是一大疑問。

聯合報社論/童子賢、鄭麗君的交鋒,能碰出什麼火花?

2024-07-06

image.png

能源轉型政策原計畫於 2025 年達成再生能源占比 20% 的任務,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成為兩大重要設施。其中光電大肆攻城掠地,《上下游》推估,光是已公告或規劃中的西部沿海大型光電區位,已達 3 萬 6 千公頃,佔國土面積1%,若無妥善規劃將形成新的國土難題。

這些大型光電、風能開發並未考量公正轉型原則,它們多以市場導向,集中在低成本、高獲利地區。學者戴興盛指出,這種集中在特定區位的綠能開發可以短期見效,但無助長期目標達成,反留下「環境不正義」惡果。

綠能災區之最》七股3成面積種電「最大苦主」,鳳林強度最高,芳苑風、光電兩面夾擊

2024-01-09

image.png

上周五主計總處公布我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率為2.42%,這是4個月來的新高;同時,今年上半年的平均上漲率為2.27%,看來主計總處上月預估今年全年2.07%的通貨膨脹率可能是低估了。

另外,過去4年來CPI上漲幅度每年都超過或接近2%,這是台灣多年來極少出現的現象,因為台灣的薪資上漲速度很慢,現在通膨上漲超過薪資上升幅度,因此絕大多數受薪階級的實質收入都變少了,每人都成為通膨的受害者。

物價驚漲 通膨怪獸吞噬受薪階級

2024-07-09

image.png

岸田內閣會議4月16日通過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在中斷五年後,首度載入去(2023)年11月中日首腦會談上確認的「戰略互惠關係」,宣誓將此全面推進。

美國引導國際政經一元化
在中、美博弈下,日、韓站隊美國,中國對日、韓外交難以言好。在中日關係遇冷的情況下,中日經濟界仍保持交流,希望藉此帶動雙邊關係的改善。但新冠肺炎疫情後,中國經濟放緩,日、韓追隨美國避開中國,「去風險化」發酵,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正在下降。

兩大之間巧為小

2024-06月號

image.png

看過去幾十年來兩岸關係的演變,我相信大家跟我一樣都會有很深刻的感受。

經過幾十年共同的努力,兩岸在許多方面都出現非常驚人的成就。比如說,台灣經濟體量並不算大,可是兩岸貿易額去年將近2700億美元,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其中,台灣獲得1300多億美元的順差。最近幾年受疫情影響,人員的交流難免被減,而在兩岸交流最繁密的時候,彼此來往的人員交流達到近1000萬人次。

可是,這些規模巨大的經貿、人員交流,好像並沒有帶來應有的成果,反而大家現在心靈似乎更遙遠了,各方面的發展也出現一些瓶頸。

趙建民:兩岸關係已出現三大巨變

2024-06-15

image.png

520之後,兩岸政治關係陷入緊張。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所長、陸委會前副主委趙建民建議,兩岸政治現階段很難找到共同交集,需要找到其他辦法來減少政治的衝擊,而兩岸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連接方面可以有所作為,將很多政治問題先擱置。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的「兩岸智庫論壇」14日在福建廈門舉行,兩岸100多位專家學者與會。據了解,除了趙建民,國民黨前立委丁守中、朱鳳芝,以及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紀俊臣也與會其中。

兩岸三不利轉變 趙建民:減少政治衝擊可從民族、歷史著手

2024-06-15

image.png

總統賴清德展開新任期。學者剖析,中共對台將會持續施壓,軍事、經貿等領域威嚇恐將加大;另也會在交流等方面採取區隔對待,傾向友好民間、在野黨;官方對話暫時看不到。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今天在政治大學舉行「520後兩岸關係與區域安全展望座談會」,多名學者與會剖析賴總統就職後兩岸情勢走向。

520後兩岸情勢 學者:中共續對台施壓採區隔對待

2024-05-21

image.png

賴政府即將在520就任,新的內閣人選也出爐,新人新氣象,國人對新政府當然會有新期待。尤其是民進黨長期主張的幾張神主牌,賴政府是否會有新作法,更是國人關注的焦點,其中一個是「2025非核家園」政策,另一個則是對兩岸關係的態度。

在非核內家園方面,因台灣缺電的危機愈來愈嚴重,再加上零碳的壓力,近日幾位民進黨黨友多次建議核電廠延役,讓國人認為新政府未來在非核家園的政策上很可能會出現轉彎。另一個是兩岸政策,雖然賴總統基本上仍然延用蔡總統的國安團隊,但在陸委會與海基會兩位負責人的人選上,都挑選較具溝通意願與能力的人,因此許多人認為未來新政府在兩岸政策上也許會朝向務實交流與開放。

林祖嘉專欄》期許新政府兩岸關係相向而行

2024-05-13

image.png

韓國外交部長趙兌烈13至14日訪問北京,與大陸外交部長王毅舉行雙邊會談,為「中日韓峰會」進行最後的協調,亦伺機推進南韓總統尹錫悅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首腦會談,此為時隔近7年的韓國外長訪中。

日、韓在美、中兩強之間選邊美國的態度明顯,但日本及韓國應對北韓核武及飛彈所構成的安全威脅上,仍需要中國協助。《日本時報》(Japan Times)指出,韓國致力重開與中國的對話及合作框架,目的在借力北京敦促北韓停止核武及飛彈研發。日、韓重視與中國維持緊密的對話關係,「中日韓峰會」為三者間對話關係良窳的指標。

何思慎觀點:中日韓峰會形式化但具意義

2024-05-15

image.png

明確黨政關係:黨決策、國務院執行
 在習近平上台後,不斷透過如「深改委」等頂層設計機構的設立、黨內條例(如《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工作條例》),以及《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強化黨的領導權,並削弱國務院的權力。而在此次「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幾乎與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致。此外,取消了具三十餘年慣例的「國務院總理記者會」,既不會有意外的提問,也不會有意外的回應,且也完成了42年來首次對《國務院組織法》的修訂,其中以「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最為關鍵。因此,此次「兩會」更加凸顯習近平權力定於一尊,在黨政關係方面,黨是決策機構,國務院負責執行,總書記與國務其他常委間是「上下關係」,過去「黨委揮手、政府動手、人大舉手、政協拍手」的情況也將更為明確。

2024中共「兩會」總體觀察

2024-04-10

image.png

中國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於4日起正式在北京召開,中國兩會可說是觀察官方政策風向的重要窗口,將牽動未來中共黨政、經濟、社會、外交、軍事、兩岸關係等各方發展,因此備受海內外關注,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於今(6)日舉辦「解析2024年中共全國兩會」座談會,邀請到專家學者分析其意涵與未來動向。

解析中共兩會》王信賢:中共以M503、金廈事件步步進逼 試探520蔡賴交接及國際反應

2024-03-06

image.png

前台灣地區陸委會副主委、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林祖嘉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直言,ECFA還是可能停掉,台灣透過ECFA早收清單銷往大陸免稅的產品總金額約為新台幣7500億元,被課稅非常麻煩,會衝擊台灣就業。

林祖嘉為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經濟學博士,曾任政治大學經濟系系主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國發會」主任委員、陸委會副主委,現為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

林祖嘉:ECFA若被停衝擊台灣就業

2024-01-25

陸總理_edited.jpg

大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5日上午9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針對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涉台表述,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賢直言是可預期的內容。這次開幕會雖罕見未回顧過去一年的對台工作,但王信賢認為,未來大陸仍將持續推進實際作為,「做的比說的多」,並以事務性的議題推進其戰略目標。

陸總理李強未回顧去年對台工作 王信賢:未來「做的比說的多」

2024-03-05

image.png

中共所有「招數」都是預擬好且將持續頻發

 由於我國選舉結果早在中共涉台部門預期中,因此在中央的授意下,前述所有的「招數」應該都是事先預擬好,部分事件雖具偶發性質,但其後續的回應也都是準備好的。由各部委在各自「職權」範圍內施予台灣壓力,目前至少涉及國台辦、外交部、國安部、商務部、民航局、海事局等,若由時序來看,算是有節奏「出招」。就此而言,這些都是起手式,在520總統就職前也都將會有其他動作,看我方用何種方式回應及回應的力度。

大選後的中共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

2024-03-26

2024台灣總統.webp

勿輕易將大選結果解讀為對兩岸關係的公投


 由於這次選舉是在美中戰略競爭,以及包括俄烏戰爭等重大國際紛爭後的一場選舉,因而引發國際關注,來台採訪的國際媒體也創下新高,然而不少觀察者將選舉結果解讀為台灣民眾支持民進黨持續執政以對抗中共。我們認為,此次大選最主要的議題還是選票結構的政黨結盟、候選人特質及內政議題,不應輕易解讀為是民眾對兩岸關係的「公投」,「賴蕭配」雖贏得大選,但卻僅是40%的得票率,不論何種角度解讀都具風險。

2024台灣總統大選後的兩岸關係

2024-01-31

image.png

520賴政府即將上路,曾被賴清德準總統徵詢出任閣揆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近日多次提出核二、核三延役,以及核一、核四剷平導入OL3新核電技術等建言,引發反核人士大反彈與攻擊,仍澆不息他推動「以核減碳」的熱情。15日再度接受本刊訪問時提出他的憂心,「台灣2050要追求淨零碳排,不用核電,至少要用掉10.7個台北市的面積建置綠電,等於台灣3分之1的平地都得鋪上太陽能板,將侵蝕生活、農業的空間。沒有核能幫助,台灣要淨零碳排是不可能的。」童子賢說。......

親做簡報再談核 童子賢:領導者應該勇敢帶領邁向新草原

2024-05-16

image.png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前天直言,天然氣市場價格受到國際強權操控,廿年來一直來起伏激烈,價格波動幅度超越石油;「說是俄烏戰爭造成價格起伏,只有一半道理」,「另一半是責任,這個責任是想規畫天然氣發電占台電達百分之五十的人,難道沒有注意過國際價格趨勢嗎?」........

童子賢:美盛產天然氣 核電仍占近2成

2024-05-16

acc13f_9e45c36019504eb2b2b35c0b8fcfef10~mv2_edited.jpg

童子賢接受本報專訪,他表明自己「不擁核」,因為所謂的「擁核」是類似法國、瑞士核電占比過半的擁護者,自己僅是主張不排碳的核能可以成為「能源黃金組合」重要基載電力。........

為賴清德重啟核電鋪路? 童子賢:讓核能成基載電力

2024-05-16

image.png

​風傳媒

童子賢認為,隨著人類科學進步,核電技術已相對成熟安全,如今核電廠的安全跟飛機起降一樣都是管理技術層次。(柯承惠攝)........

「不要妖魔化核能!」童子賢揭烏克蘭連年戰火卻未斷電 關鍵就在核電

2024-05-15

T芬.webp

​風傳媒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一番點評核電的話,吹皺一池春水,只是不少說法都有失焦之嫌,最不堪的是台電,連自我辯駁的本事都退步,十足讓外界看笑話。

童子賢在接受訪問時談到能源政策,談了不少重點,但最引起外界矚目與正反辯駁的是:他主張核二、核三延役,核一、四則是場址剷平,並引進芬蘭的OL3(奧爾基洛托核電廠三號機)等新型核電廠;他認為核電如占3成電價可少3成。.........

失焦的芬蘭OL3核電之爭,向下沉淪的台電

2024-05-11

S__5898320_edited_edited_edited.jpg

丁守中:期待賴總統「君子豹變」
2024-05-17 02:05 聯合報/ 丁守中/前立法委員、兩岸發展研究基金會董事長(台北市)     近看到童子賢董事長為了台灣的產業發展能源需求,建議核二核三延役,並引進新型核電機組,引發了反核、綠能業與化石燃料既得利益的撻伐。真為他慶幸,好在他現在只是企業領袖建言,並沒有去做行政院長,否則他受到各方體制內外的砲火還不知要猛烈多少倍...........

童子賢諍言+安倍精神

2024-05-17

童1.webp

2024-05-06中央社/ 台北6日電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林伯東攝影

代工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接受財經節目專訪表示,若不倚賴核電協助減少排碳,地球2050年無法達到淨零碳排,他主張核二、核三廠延役,並引進芬蘭OL3新型核電廠,可以為台灣帶來30%至32%的核能發電,且台灣平均電價馬上會下滑約30%。         童子賢強調,他並非主張不要追求綠能,........

童子賢:核二核三延役加新型核電廠 台灣電價可降3成

2024-05-06

20230619-061000_U1085_M863806_0035.jpg

美中關係舉世關切,台灣自不例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北京之行見了該見的人,也見了想見的人,但雙方的歧見就緩解了嗎?美、中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良任觀點:美、中關係為什麼搞不好?

2023-06-20

162568023131589_P12907826.webp

最近美國從阿富汗撤出最後一支部隊;拜登印太總監坎伯首次表示「不支持台獨」;邱義仁告訴陳水扁,「台獨非台灣人可自己決定」。這三件相距半個地球的事有個共同的源頭,那就是廿多年前美國與台灣同時盛大上演的「傲慢與偏見」連續劇。美國現已幡然悔悟,準備改推新戲。台灣卻仍執迷老戲,不知自拔...

蘇起:美國及台灣的「傲慢與偏見」

2021.07.11

162558297286158_P12888516.jpeg.webp

從川普政府到拜登政府,美國與中國持續既緊張又無解的關係,但相對與台灣卻如膠似漆。因此,白宮印太事務協調總監坎伯(Kurt Campbell) 6日在亞洲協會一場會議中,突然脫口「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雖然「不支持台獨」是美國既定的「一個中國」政策內涵,但由對台灣立場一向和善的坎伯,在現下美國「遠中友台」的氛圍下主動重申,就顯得十分突兀...

張文馨:坎伯弦外之音"只愛符合美國利益的台灣"

2021.07.07

photo.webp

中共百年黨慶剛過,台灣各界或許因新冠疫情之故,未給予明顯關注。但習近平談兩岸關係的「和平統一」、「堅決粉碎台獨圖謀」,未來如何影響兩岸與我國外交關係值得深究。早在一九九二年,外交部長錢復於國民黨大陸政策指導小組會議指出「大陸政策位階高於外交政策」,亦即兩岸關係良莠會影響我國對外關係...

​黃奎博:兩岸穩健發展 勿走偏鋒

2021.07.04

162532999436042_P12837625.webp

一個黨員近億、帶領國力即將超越美國的大國執政黨,百年黨慶肯定驚動萬教,但是如何賀壽,卻是各言爾志!百年前中國是次殖民地,軍閥混戰文化失根,政府舉債度日。百年後,中國徹底翻轉。改革開放後...

​趙建民:一個生日 四種解釋

2021.07.04

162524481089283_P12781613.webp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一日在中共建黨百年談話中提及台灣議題,兩岸學者各有解讀,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表示,台灣未來面對不是獨立問題,而是「促統」壓力。大陸學者則稱,只有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才有和平統一的可能。

趙春山:台灣將面對促統壓力

2021.07.03

105911119.jpg

隨着台海兩岸關係的持續緊張以及北京強力收緊對香港的控制,台灣與香港和澳門這兩個行政特區的關係也出現變化。一方面台灣駐港辦事處人員因被拒發籤證或者無法履新,或者不得不返回台灣,另外一方面,港府也在今年5月宣布將關閉香港駐台辦事處。幾乎與此同時,澳門特區政府幾天前也宣布,澳門駐台辦事處自6月19日其暫停運作。一度曾經熱絡往來的兩岸四地似乎要重新彼此豎起籬笆。香港、澳門先後暫停在台辦事處運作對港澳台三地間的互動有何實際影響?港澳兩地的決定是否與北京的某種對台戰略部署有關?

港澳對台關係同時降溫是否北京的統一部署?

2021.06.23

472374283448881152472905.jpeg

蔡英文執政五周年適逢人禍天災,台總統府以「疫情為重」罕見取消5月20日當天的總統談話。 然而,蔡英文政府在抗疫期間,仍不忘"提醒"中共的認知作戰、假訊息。 對此,臺灣政大兩岸政經研究中心主任魏艾接受多維新聞訪問時指出,相較於蔡英文剛上臺,現在"仇中恨中"已成為臺灣社會氛圍。 受制於這些結構性問題,兩岸關係未來一段時間恐怕難轉圜。

魏艾:仇中恨中已成臺灣氛圍 兩岸關係難轉圜

2021.05.21

20210328002022.jpg

美中日前在阿拉斯加高層會談上激烈交鋒,兩國關係進入「極端競爭」狀態,對此,前藍委丁守中認為,美國眼下一切做為只是維繫其自身霸權的壟斷與其自我利益,對美國而言,台獨分裂勢力正是可利用來鬥爭大陸的棋子,現時台灣一面倒傾美反中,只讓自身陷入危機還不自知而已。

台灣一面倒傾美反中 丁守中憂:身陷危機不自知

2021.03.29

161207628315533_P11430400.webp

二戰結束以來,美國以世界警察自居,全球安全承諾與無終止的海外戰爭,搞得美國國力衰退與內部問題叢生。這些國內嚴峻挑戰,及其對聯邦政府預算的龐大負擔,讓美國國內有識之士及政界兩黨領袖都有共識,面對變局,勢必重新思考美國的國際戰略與角色。二戰後美國戰略主流派就是美國霸權與世界警察。節制派則主張從嚴界定美國核心利益...

丁守中:美國戰略將變 蔡政府要覺醒

2021.02.01

160058903561524_P8599645.webp

看到十五日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告台灣情治部門書」,不禁想起西方研究中共過去動武模式:先警告、再展示實力軍演、迅速攻擊、再撤兵。現時兩岸局勢確實兵凶戰危,但眼前若干現象,則更令人擔心...

丁守中:「台灣堡壘」是做誰的堡壘?

2020.10.16

160037218749394_P8572750.webp

美中霸權鬥爭,國際合縱連橫,印太戰略反中愈燒愈烈,台灣夾雜其中,千萬別以為美國對台交往及軍購更趨密切,而沾沾自喜。過去美蘇冷戰體系下,美國戰略上協防台灣,經濟上也用美國廣大市場來支持台灣經濟發展。現在川普在防衛上高價榨乾台灣,經濟上...

丁守中:發展台灣經濟 不當反中旗手

2020.09.18

Taiwan map.jpg

美國海軍學院在其8月號《事件簿》(Proceedings)雜誌期刊上,刊登了美國前參謀首長聯席會副主席、退役上將詹姆斯·溫尼菲爾德 (James A. Winnefeld )及美國前中情局代理局長麥克·莫雷爾(Michael Morell)的聯名發表的文章〈The War that Never Was?〉(從未有過的戰爭?),預測中共解放軍將在2021年1月19日至1月21日美國總統交接期的三天內,藉著擴大演習偽裝,一舉奪取金、馬、澎湖外島,並實行...

丁守中:一面倒親美反中路線的危險與不智

2020.08.15

148696540658a14a9e96bb8.jpg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即將屆滿簽署10周年,然而自2019年底開始,臺灣官方就不斷釋出ECFA可能成為大陸施壓手段的信號。 究竟ECFA性質為何、有沒有10年期限,難道ECFA終止就只影響兩岸貿易數位? 針對這些問題,《多維TW》專訪政治大學東亞所副教授魏艾,為讀者深度解讀。

魏艾:叫停ECFA 兩岸兵兇戰危

2020.07.05

20230820002169.jpg

日本政府有意將存放在福島第一核電廠腹地內的「核處理水」排放入海,引發日本漁民及其周邊國家的海洋核汙疑慮,更導致中日關係雪上加霜。(圖/美聯社)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24日啟動福島第一核電站含氚廢水排海工作,此項排海作業預計長達30年。日本經產省2019年規畫排入海洋或蒸發後排放進大氣等核廢水解決方案,但兩年多來,日本政府未考慮蒸發排入大氣的建議,執意以成本較低的排海方式處理,引發日本漁民及其周邊國家的海洋核汙疑慮,更導致中、日另起爭端,使中日關係雪上加霜,執政聯盟的公明黨黨魁山口那津男在訪中前夕,遭北京以「時機不合適」喊卡。

時論廣場  核汙水非親日的政治試劑(何思慎)

2023.08.27

bottom of page